天水名城保护划定6大文化街区,核心范围30公顷

麦积青年 2017-09-30 12:47:0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近年来,我市县(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2000年6月,天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我市名城保护工作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截止目前,我市各县区先后都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利用综合管理机构,并且随着国家、省上政策的不断调整优化

近年来,我市县(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2000年6月,天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我市名城保护工作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截止目前,我市各县区先后都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利用综合管理机构,并且随着国家、省上政策的不断调整优化,现已初步建立了由规划、建设、发改、文化、宗教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监管体系,健全了保护利用管理与统筹协调任务相适应的监管机制,为新时期我市的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奠定了的基础。 

积极开展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2002年,我市编制完成了排名前列版《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划由著名城市规划专家、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博导董鉴泓先生主持编制,首次在规划层面对我市名城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2003年以来,我市陆续编制了西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区紫线划定规划、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古树名木保护规划、伏羲城、麦积山等重点地段的保护规划等,制定了相关的修缮标准、建设导则、管理规定等文件,有力推动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2013年,随着天水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启动,同时为了更好地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间的关系,积极完成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统筹安排各项名城保护与建设项目,《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必不可少的专项规划,在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和大力支持下启动了修编工作。

目前,新版《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于2014年11月和2016年12月分别通过了省住建厅、住建部组织的专家评审,现经完成公示并上报省建设厅等待批复。

初步完成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

新版《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依托天水市域内不同地区的特色历史遗产与代表性文化,将我市域归纳为六个历史文化片区,划定了一个历史城区,并在历史城区内根据现状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和街坊风貌留存的基本情况,划定 6 个历史文化街区,分别为:伏羲城历史文化街区(4.40 公顷)、三新巷历史文化街区(6.69 公顷)、自由路历史文化街区(3.30 公顷)、澄源巷历史文化街区(2.58 公顷)、育生巷历史文化街区(8.21 公顷)、自治巷历史文化街区(5.09 公顷),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约 30 公顷。

在历史建筑方面,针对历史城区内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已经由名城委挂牌进行保护。在编制新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时,根据住建部、省住建厅关于切实加强保护性建筑保护的总体部署,我市组织编制单位和市直相关部门开展了保护性建筑普查工作,通过实地踏勘,发现仍有部分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及院落未被纳入保护范围。经初步筛选,由市政府发文公布了排名前列批共7处历史建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