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高调“炮轰”:买110平到手不到60平,再见了公摊面积?

搜狐焦点天水站 2022-02-19 10:21:23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使公摊面积“有规可循”,不再游离在法律的边缘。让百姓买得起房,住的舒坦,二者一个都能少。

新功能,大家可以体验一哈~

哈喽大家好,我是血拼哥!

大家发现没,现在的房子盖的是越来越大,动辄100平以上,结果几百万花出去,住进去反而觉得还没自家小时候七八十平的房子舒坦...

有业主爆料:

其购买的是110平米的房子,实际使用面积不足60平米,三个卧室更是小的可怜,较大的卧室实际使用面积都不足9平米,其余两个卧室就更小了,分别是8.08平米、6.70平米。较大卧室放个1.8m的床基本就没什么空间了,其余两个卧室只能放单人床。”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还有业主晒出自己的买房合同:

该房屋建筑面积为143.89平米,其中套内建筑面积为98.32平米,公用分摊建筑面积为45.57平米。那么,按照这个数值比例来计算的话,得房率大概在68.3%

但当她去收房时,发现房子的实际使用面积只有76平米左右,得房率大概53%。“较大卧室只有9平米多,放1.5米的床,夫妻俩生孩子,婴儿在哪住?次卧放1.2米的床,父母健在,才60多岁,俩老人也睡不下。儿童房,放个0.8米的床,衣柜、学习桌都没地方放。我是刚需购房者,现在这套房子真的满足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需要

真就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这并不是个例,在网上随随便便一搜得房率/公摊面积,每个过来人都可以开一场吐槽大会。

网友投诉↓

KFS:说得好,下次不许再说了↓

流下的辛酸泪从青岛维多利亚直接流入香港维多利亚↓

看完直呼某些开发商真讲究,本来可以直接抢钱,现在还送一套房子。

而就在前几天,新华社旗下的《半月谈》就发文《别再让买房像开盲盒》,剑指公摊面积不合理:

如果购房合同上不注明得房率、套内面积等详尽数据,老百姓购买期房很大程度上如同开盲盒,撞运气。公摊面积背后利益空间巨大,容易滋生诸多弊病。当前亟须将取消公摊面积纳入规划中

随后的2月12日,新华社也对该文进行了转发,文章认为取消公摊面积要从源头上避免大量矛盾和纠纷,可以探索用套内面积替代建筑面积计价

在房地产的小宇宙里,公摊面积可以说真正做到了“人神共愤”

央媒说话还是有些分量的,这么看来,

难道取消公摊真的要梦想成真了???

我们为什么这么讨厌公摊?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下公摊面积是什么。

大家买房时候都是按建筑面积购买的,但实际上建筑面积包含两个部分:

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

所谓套内面积,就是你实际居住的面积;

而公摊面积,就是整个大楼的公共区域加起来,再分摊到每户头上的面积。

包括但不限于楼梯、过道、大堂、电梯井、管道井、地下室、设备间、变电室、垃圾通道甚至小区警卫室、物业管理用房等等。

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你和你的邻居都掏了钱,却不属于任何一家的那部分

目前来看,我国在公摊面积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必须控制在哪个区间范围内,但行业内仍然有着不成文的规矩。一般来说:

1、多楼层的住房(7层以下的住宅):7%-12%。

2、小高层的住房(7-11层左右的住宅):10%-16%。

3、高楼层的住房(12-33层的住宅):14%-24%。

4、别墅类型的住宅(包括地下楼层在内的3层楼房):1%-8%。

也就是说,通常来讲高层的得房率应该在75%以上,小高层在84%以上,洋房在88%以上才是正常操作,大家可以自行比对下自己买房的得房率..

当然,公共区域确实用到了,考虑到开发商盖楼也有成本,也需要盈利,完全不付费也不现实。

但这真不是“割韭菜”的借口啊!

归根结底,公摊面积让人忍无可忍的,是以下三点:

一是公摊面积怎么摊,没有明确标准。

目前的标准就是没有标准...

等于说开发商说是多少,就是多少

这就留给了开发商一些“弹性空间”。

在新楼盘入市之前,是需要专业的测绘公司实地测量面积,并出示测绘报告的。

但如果开发商和测绘公司“老熟人”了,那么就会产生各种骚操作:

比如把绿化带、售楼处、底商等偷偷加在公摊面积里面(严格意义上是违规行为),然后再让全体业主“均摊”。反正和套内面积单价是一样的,收取的物业费也是一样的。

举个🌰:

不说多的,一个小区规划500套住宅,均价6万元/平,每套房子哪怕多出1㎡的“公摊”,那就多出了3000万的货值。

小算盘打得隔着十里路都能听到。

而咱们买房,既不可能拿到专业测绘报告,也没那个能力可以把房子上上下下测量一遍。

所以通常情况下,业主们也都默许了“公摊面积”的存在。

二是多次利用,”一鱼多吃“。

业主很有可能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公摊面积”多付费。

比如,有些开发商会把地下室作为公摊面积算一次费用,之后把它改造成地下停车场,再收取一次车位费。

再比如,物业费、取暖费按的是建筑面积来收取,但物业打扫的只有公摊,取暖暖的也只有套内,这笔帐,怕是难算明白。

还有广受大家诟病的电梯广告,伯爵旅拍和妙可蓝多奶酪棒的旋律至今都还在哥们大脑里环绕...(对两个品牌没有任何看法)

按理说大家付的的公摊面积是有电梯空间的,那广告收益怎么就不全业主共享了呢?花钱买“骚扰”,实属有些冤大头了。

三是公摊面积越来越大。

原因很多:

拿北京来说。

1、随着监管趋于严格,开发商不能”偷面积“了,以往开发商大手一挥,“飘窗,送!”、“设备平台,送!”,但现在再偷摸打额外面积的主意,就会被要求立刻整改。

2、住宅规划条件发生了变化。比如高标准住宅,因为需要采用环保材料,外墙厚度会增加;同时12层以上的住宅,要求必须配备两部电梯,一来二去的,公摊面积肯定会增加。

3、低容积率的产品越来越少了。补充一个热知识:容积率越低,得房率一定是更高的。

地块的面积只有这么大,在合理规定范围之内,那肯定是盖的越多盖的越高,越能卖钱。低利润时代,不排除有很多良心的开发商,但有些开发商难以静下心来打磨产品,就会导致得房率一路走低。

公摊面积取消究竟可行吗?

一个冷知识: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除了我国,住房面积都是按照套内面积进行计算的。也就是房产证上100平,那实际使用面积也是100平。

看到这里先别急着鸣不平,很多制度的产生,肯定是有它存在的道理,只不过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制度的不合理性才慢慢凸显了出来

公摊面积也是如此。

公摊面积最早产生于香港,在上世纪50年代,香港房子按层买卖,能买的都是土豪,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起,自然房子销售成绩就不乐观,于是开发商就想到把房子切割成一间一间去卖。

这样价格就会降低,老百姓也能买得起。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多出来的公共空间的成本怎么算,开发商不愿承担,于是就只能分摊给业主,“公摊”就此而来。

后来这套制度被引入到了内地,在早期确实带来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属于让利开发商,扩大财政收入,加上房地产红利期,人们想的是如何赶紧上车吃上利好,不屑于计较这点“小钱”,(当然,当年的公摊也没有现在这么夸张)。

所以自然而然,公摊就一直存续下去了。

但如今,房子正在加快与金融属性脱钩,“房住不炒”之下,人们所求的不过是一个安身之处。而当购房成本上升,人们就会更在乎类似于“公摊”这样曾经被忽略的小细节

当然,哥们也听到不少朋友说公摊面积的大小实际上并不会影响自己的购房决策,而且哪怕是取消了公摊,公摊部分少收的钱一定还会重新计算在单价里面,房价变相涨价后,自己更买不起。

话虽这么说,但对于购房者来说,能够住上明明白白的房子,不再为一笔接一笔的糊涂账买单很重要。自己辛辛苦苦赚钱攒钱一辈子,有权知道为房子付的每一笔钱都用在了什么地方。

这更关乎公平。

但是,公摊面积真的能轻易取消吗?新华社这样表示,“试图一蹴而就取消公摊面积并不现实,需要有一个转换的过程,其中还涉及众多既得利益者。因此,需要克服重重阻力,分步骤有序推进。在过渡阶段,相关部门可在明确公摊面积范围、标准上下功夫,及时封堵漏洞。”

说白了,立刻取消不可能,但会从侧面切入,使公摊面积“有规可循”,不再游离在法律的边缘。让百姓买得起房,住的舒坦,二者一个都能少。

央媒的发声,希望是一个改变的开始。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