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税必读:有人退三千,有人补五万!最省钱避税攻略来了!

搜狐焦点天水站 2021-02-27 17:46:14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退税必读:有人退三千,有人补五万!最省钱避税攻略来了! 不知道各位打工人知不知道有一笔私房钱正在等待着你发现呢? 喜大普奔,个税年度清缴汇算将在下周一正式开始!现在已经可以提前到“个人所得税”APP提前准备信息啦! 这下好了,大伙儿终于不用眼巴巴望着今年何时才能攒下一笔私房钱了! 说到这次补/退税,

退税必读:有人退三千,有人补五万!最省钱避税攻略来了!

不知道各位打工人知不知道有一笔私房钱正在等待着你发现呢?

喜大普奔,个税年度清缴汇算将在下周一正式开始!现在已经可以提前到“个人所得税”APP提前准备信息啦!

这下好了,大伙儿终于不用眼巴巴望着今年何时才能攒下一笔私房钱了!

说到这次补/退税,大家应该不陌生啦,一回生二回熟嘛。

而且收到去年一整年疫情的影响,大家年终奖多多少少都打了些折扣,这次退税对不少人而言就是雪中送炭。

话说,退税都给叔一种白捡钱的错觉!简单来说,就是快乐!

天降横财的机会摆在眼前,钱袋子也能稍微松一松,小金库也能补点存粮(别让你们婶知道咯)。

不过,先别忙着高兴,万一你是补税的倒霉蛋呢……

今天,就趁着这机会,房叔赶紧给大家唠一唠个税年度汇算清缴的事儿。

1

有人退三千,有人补五万

每当快到补/退税的日子,大家的热情明显高涨。

还记得去年,没等房叔抽出时间去申报,叔朋友圈就已经被不少人晒出的账单刷屏。

俗话说的好,人比人气死人。

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拿到退税, “一顿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一分无”的零元党也是大有人在,更悲催的就是补税党的存在了。

在没有晒出退税账单前,大家都是一样的,至少表面上看是。

但是退税一出,看着大家晒出的账单,深感自己不配跟大家同混一个朋友圈!

其中,最得瑟的就是那些退税成功的人。“ 有点小激动,虽然都是自己的钱,但是还是有一种撸国家羊毛的感觉!”

受疫情影响,不少人的收入或多或少打了折扣,个人所得税补贴犹如一场春雨,有点小滋润。

之前总被嘲的90后,已经默默地缴纳了31564.92元的税,退了3600元。

按照汇算税额计算方式,叔估算了一下 年薪大概在40-50万之间。

去年微博上有些大V晒退税账单也是毫不手软,退税21130.87元。

如果是一顿火锅500元,至少可以吃42顿了,每周一次,大半年的火锅钱到手了。

退税嗨爆朋友圈,也不是人人都有的退的。

反观早已开始补退税的其他省市,出现了一个极为常见的现象: 不但没钱可拿,还得往上补税。

一看到这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补税数额,许多人的心肌梗塞就差点发作了。

我明明每个月都交税,为啥转年还要补啊??

2

交过了税为啥还要交?

进入这个APP,你就会发现,一切尽在“上面”的掌控之中。我们待过的公司,每月的工资,缴纳的个税,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甚至有一些咱遗忘的收入,也都记录在案。

重点来了啊朋友们,考前最后带大家复习一遍知识点!

既然都记录在案例,为什么会产生补税或退税的情况?

首先,年度汇算清缴的意思,就是对一年发生的收入究竟给多少做总计算,最后清算。

要分清总收入是多少,应税收入是多少,只有在年终才能算清楚。

因为总收入按照《税法》有一部分是课税,有一部分不课税,要扣除掉。有一年6万的综合扣除、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有人还享受特殊政策,这些都不课税。

刨除掉这些收入,才能得到是应税收入。

按道理,我们的个税是按全年综合所得收入来计算。

不同收入,对应不同的税率:

▲图片来源:人民网

简化一点,就是:个税=(全年收入-60000-其他免税收入)*税率-速算扣除数

但是呢,咱们的个税是 预扣预缴。说白了,就是让你每个月先交着,到一年结束了再算总账。

如果你是工薪族,只受雇于一家单位,只有一个收入来源,那补税退税大概率和你没关系。

但凡涉及补税或退税的,都是有多个收入来源的。

这里举个退税的案例,是位兼职网络作家。

在原单位收入并不高,也就刚过个税缴纳门槛。

但在工作之余,写的网络小说相当火爆,稿费也不少。

但稿费,因为是劳务收入,一直按照20%的劳务税率代扣代缴。

劳务税的税率在部分收入区间比个税税率高,在以前这税收也就收了。

但因为汇算清缴后,一年下来,统一合并计税,她适用了收入更低的个税税率,所以产生了退税,金额还不小。

另外,不少大学生平时打工兼职,也是直接按照劳务税的高税率缴税的,这次也是能退税不少的。

那什么样的人会补税呢?

知乎上有位同志 @老南 就补过税,叔这边就拿他举个例。

老南当年在券商工作期间,当年部分奖金,会延迟1-2年发放。

老南跳槽后,每年券商发放延迟奖金时,财务会提前一个月,把拟发金额告诉老南,让老南告知现单位HR,当月工资发放前,要把两笔收入,加在一起,代扣代缴个税。缴扣完成后,再发放。

这是标准的、专业的做法,但很多地方,并不会这么做,所以就产生了补税。

比如当月你在两公司收入,都是3w,如果分别报个税,则都是750元。即6w收入,缴1500个税。

可当月实际收入是6w,应该按照6w的税档交税,应该是2980。

如果按照上面的报税方式,就少交了近一半的税。

所以,绝大多数补税,都是因为不同收入渠道,分别报税,适用了低税率。

而这次就是国家给的最后机会,多退少补。

特别提醒大家,别想着逃税,逃是逃不掉的。

3

合理避税,给您支两招

退税的叔就不多说,有钱拿自然高兴。

要补税,甚至补很多税的朋友,叔这里给你两条建议,或许能给你减减负。

排名前列条:完善专项扣除填报

首要的就是,每年都要求填报的六项专项附加扣除:

有子女需要教育,有房租,房贷,或父母年满60周岁等,都可以在专项扣除里申报。

每一项申报,都可以让你的个税少一点点。譬如,房叔的朋友小张,本来要补7280块的税,他把房贷利息申报上去,个税就降到了5910块。

如果还有老人、小孩要养的,也要一一报上去。

不要小看这些扣除,假设一项每个月1000元免税额度,一年也能有个12000元。

苍蝇腿儿也是肉啊!

第二条:调整年终奖计税方式

目前,年终奖有两种计税方式:一是单独计税,二是并入综合所得计税。

在申报个税时,会提醒存在奖金,点进去后你可以自行选择计税方式:

一般来说,系统默认的是按综合所得计税,大家可以尝试一下改成单独计税。

对比一下两种计税方式的结果,选择税额低的即可。

小张按照叔的方式,改变了奖金的计税方法,从补税5910块,降到了只需要3390块...

只是改变一个年终奖计税方式,就省下了2520块。

这样算完,小张要补的税从最初的7000多到现在的3000多,是不是感觉白捡了4000多呢?

基本上做完这两步,我们能做的也都做的差不多了。

至于是退是补,就交给国家决定。

4

十个重点新变化,给您提个醒

今年已经是第二年进行居民个人年度综合所得汇算申报,今年和去年有啥变化呢?

房叔帮您捋了捋,咱得重点关注以下10点!

一,单位代为办理确认增加电子等方式

由单位代为办理的,纳税人应在2021年4月30日前与单位以书面或者电子等方式进行确认。

纳税人可通过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等进行确认,与书面方式有同等法律效力。

二,纳税人未与单位确认请其代为办理的,单位不得代办

三,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实习生可以要求单位代办

如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实习生向单位提出代办要求的,单位应当办理,或者培训、辅导纳税人通过网上税务局自行完成年度汇算申报和退(补)税。

四,增加“主要收入来源地”概念

纳税人没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向其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或者主要收入来源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主要收入来源地,是指纳税人纳税年度内取得的劳务报酬、稿酬及特许权使用费三项所得累计收入较大的扣缴义务人所在地。

五,增加“首违不罚”原则免予处罚

如果因为非主观故意的原因提交的申报信息填写错误造成年度汇算多退或少缴税款,纳税人主动或经税务机关提醒后及时改正的,可以按照“首违不罚”原则免予处罚。

六,与2019年度汇算相关联

如存在应当办理2019年度汇算补税但未办理,需在办理2019年度汇算申报补税、更正申报或者说明有关情况后依法申请退税。

七,预填服务范围增加

由2019年的两项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保险经纪人、证券经纪人),扩大到2020年度的工资薪金、所有劳务报酬、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全部四项综合所得。

八,邮寄申报并补税的纳税人可以及时关注申报进度并缴纳税款

邮寄申报并补税的纳税人,需要通过网上税务局或者办税服务厅及时关注申报进度并缴纳税款。

九,开放网上税务局(网页端)境外所得申报功能

为提升纳税人境外所得申报的便利性,2020年度汇算还将开放网上税务局(网页端)境外所得申报功能。

十,手机个人所得税app中关闭了“删除”功能

为防止误操作删除已有的年度扣缴记录造成申报错误,在手机个人所得税app中关闭了“删除”功能。如果对自己的已申报记录存在疑问,可以通过异议申诉的方式解决。

//////////

最后提醒大家,个税申报从今年3月1号持续到6月30号。

如果需要补税,且金额超过400块,就需要在6月30号前交上,逾期会加收每日0.05%的滞纳金。

那如果不申报呢?

你不看,欠的税也会记录在案,税务局有的是办法追缴,到时候可能面临税务行政处罚,并记入个人纳税信用档案,吃不了兜着走。

而且,万一你是退税的幸运儿呢?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